欢迎访问

现在时间是:
工作人员查询: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社会热点

“泼水成冰”变成“泼水被烫” 谨防炫酷背后有风险

更新于 2024-12-31   | 浏览次数 1200

冰天雪地中,手持一杯或一壶热水,用力将水泼向空中,划出一道弧线,顷刻间万缕冰丝花如同烟花般落下……

每年冬季,冰雪旅游火热,前往东北的游客们爱在雪地里整活儿,不少游客也会尝试拍摄泼水成冰的照片。但泼水成冰经常翻车,近日,黑龙江一游客在模仿泼水成冰时被烫成二级烫伤。

充满期待的冰雪体验导致意外烫伤,这是谁也不希望经历的场景。那么,在进行泼水成冰体验时,有什么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呢?寒冷环境下,人体的哪些生理机能可能会受到影响?就此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医生与学者。

泼水成冰需要两个条件

12 21 日,在有着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,50余名呼中区森林消防指战员,将杯中的开水用力 泼向天空。一时间,空中冰丝、冰雾弥漫开来,泼水成冰秀上演,场面既震撼又浪漫。

为何泼水成冰要用开水?开水挥发会形成大量水蒸气和小液滴,和冷空气接触表面积大。一位物理老师解释道。一般来说由水这种液体变冰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水滴直接成冰,一种是水蒸气通过凝华成冰。”“泼水成冰中的并不是水直接结成了冰,而是水形成水蒸气后,在极端寒冷空气里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。

泼水成冰是什么原理?资料显示,泼水成冰属于冰水相态的转换,若想达到泼水成冰需要两个条件:一是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下,二是需要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与空气产生巨大温差,这是实现泼水成冰的关键。但气温没有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下,若有大风相助,能迅速带走水蒸气中的热量时,泼水成冰也有可能实现。

浪漫背后有烫伤、冻伤风险

社交平台上,在体验泼水成冰的过程中被烫伤的网友不在少数。

2021年,一位大爷就因为泼水成冰上了热搜。视频中,他拿了一个大碗,盛上热水扎好马步开始挑战。泼水的瞬间,大爷将碗一起扔了出去,开水劈头盖脸浇下来,烫到他的头部。

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于均峰告诉记者,如果泼水成冰时被烫伤,首先要尽快脱离热源,然后可以在烫伤表面使用冷水冲洗。若双手烫伤的部分较多,可以浸泡在冷水中。面部烫伤需要使用冷水和毛巾冷敷。如果泼水成冰使用的开水已

经接触到内部皮肤,而穿着贴身衣服不能直接脱下,最好使用剪刀将衣服剪开,然后去除附着在身上的衣物,防止皮肤撕裂。

在处理时,可以使用烫伤膏。烫伤发生后,尽量避免将出现的水疱挤破。对于严重烫伤,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救治。于均峰说。

在雪地局部降温冲洗时还需注意全身保暖,避免失温情况发生。如果就地取材,用冰雪冷敷时间过长会冻伤。冰水可能过于刺激,可以使用冷水处理烫伤,并且需要持续冲洗和降温,降温至少需要20分钟以上。而且在冲淋时水流不要过大,如果水流过大,可能损坏原本保留的皮肤屏障。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张路说。

提防炫酷后的风险

泼水成冰到底该怎么玩?有网友总结了成功经验:盛水容器开口大且能握在手中、有滤网的保温杯为佳、泼水时瓶口朝上45度、手臂保持伸直最好180……

不过,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泼水成冰本身就有风险。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卞赟曾提醒,泼水成冰不易在狭窄地段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尝试,同时也要考虑风向对过往行人的影响。孩子玩泼水成冰时需要家长、学校的正确引导,如果没有把握请不要轻易尝试。

于均峰建议,若要体检泼水成冰,在使用热水容器时,应该佩戴手套保护自己,一方面可以防止烫伤,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冻伤。

同时,防止热水飞溅到裸露部位很关键,首先我们需要做好皮肤防护,穿戴足够保暖的衣物,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面的面积。其次我们可以佩戴护目镜,进行眼睛防护,防止在泼水成冰的过程中飞溅的冰晶或者水蒸气进入眼睛,造成眼睛损伤或者刺激。张路说。

责任编辑:何欣

 


热线:010-52877375/76 版权所有:《金融周刊》 豫ICP备2023007820号-1
版权所有©2014-2015 www.365t.org 郑州网站建设